青海省地质学会成功举办
“东昆仑成矿带钴镍铬成矿类型与找矿方向”学会研讨会

      2024年11月9-11日,青海省地质学会成功举办了“东昆仑成矿带钴镍铬成矿类型与找矿方向”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包括杨经绥院士、蒋少涌教授、宋谢炎研究员、张连昌研究员、周涛发教授、于晓飞博士、王根厚教授、张铭杰教授、苏慧敏副教授在内的省内外近20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报告。会议还邀请了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金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国投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青海中色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矿山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专家。

会议合影

      会议由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青海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潘彤同志和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副局长,青海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青海省地质学会矿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海福同志主持。学会理事单位、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近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承办方有青藏高原东北缘钴矿调查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地质学会矿产专业委员会、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质勘查院、青海省有色第二地质勘查院、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潘彤”工作室。

      首先,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学会理事长孟广培同志致欢迎词,他表示:这次会议旨在响应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交流在东昆仑成矿带钴、镍、铬等战略性矿产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认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助力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接着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青海钴、镍、铬矿床的发现历史,及开展的相关研究和勘查评价工作。他重点介绍了“夏日哈木”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了真挚的感谢。

理事长孟广培同志致欢迎词

    接下来,杨经绥院士以“铬铁矿成因与找矿思考”、于晓飞博士以“我国钴矿产业链研究及找矿进展”、张连昌研究员以“东昆仑沉积型钴锰矿床钴的赋存状态与成矿规律”、宋谢炎研究员以“造山带铜镍硫化物成矿特点及岩浆通道系统的成矿与找矿模型——以天山成矿带为例”、蒋少涌教授以“东昆仑钴镍铬矿床类型及研究进展”、苏慧敏副教授以“矽卡岩型Pb-Zn-(Fe)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和富集过程——以东昆仑成矿带牛苦头富钴矽卡岩矿床为例”、周涛发教授以“东昆仑成矿带热液钴矿床成矿作用”、谢海林院长以“东昆仑尕牙合(黑山)铬钴镍锰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杨德副主任以“尕林格-牛苦头东地区钴矿成矿类型和成矿作用”、蔡成龙主任以“青海省柴周缘地区铬矿找矿认识及找矿方向”、刘智刚副主任以“东昆仑钴矿勘查新进展与与问题思考”、刘永乐副主任以“东昆仑洪水河铁锰多金属矿床钴镍矿的发现、找矿进展及其赋存状态”、吴树宽副分院长以“青海省岩浆型镍矿找矿进展——以夏日哈木为例”、王泰山所总工程师以“东昆仑碳酸岩-碱性岩型稀有金属矿找矿进展及成矿作用探讨”为题为大家做了主题报告,报告以汇报人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丰富的野外生产经验为基础,为参会人员奉献了一场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报告会后,各矿山企业负责人、参会代表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讨论。

杨经绥院士做主题报告

      最后,潘彤同志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腹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横跨秦祁昆和特提斯两大成矿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接续地,这次会议意义深远。各位专家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独到的见解将对推动青海省的矿产勘查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青海省地质学会将继续秉持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宗旨,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青海省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文:陈小宁   图:张小宏  王孟杰  路 超)